1 认识预印本及ChinaXiv
1.1 预印本和预印本平台是什么?
预印本(preprint)是作者在提交期刊出版前未经严格同行评议的手稿(投稿版、录用稿),经过初步的评议审核后,即借助于预印本平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发布,为作者获得最新研究成果的网络首发权,为学术交流系统提供最新、最快速的研究成果传播与利用渠道。
预印本平台是接收作者提交预印本论文手稿并为这些论文手稿提供开放学术交流服务的平台系统。预印本平台也可以发布论文的期刊最终稿或发排版,即后印本(postprint)。预印本平台是一种钻石开放获取模式,既不向作者收费,也不向读者收费,是一种由政府和社会提供政策、经费和其它多种支持的公益性服务机制。国内外知名的预印本平台有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建设维护的arXiv和XXX建设维护的“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
1.2 ChinaXiv是什么?
ChinaXiv是按照中国科学院部署,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于2016年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支持下建设、按国际通行规范运营的预印本交流平台(网址:https://chinaxiv.org/)。ChinaXiv以“学界主导,公益服务,高效交流,开放传播”为宗旨,致力于打造支撑国内外学术团体构建新型学术交流体系的国家级预印本交流基础设施,助力科研机构建立本领域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助力传统科技期刊面向开放科学服务模式转型发展。

1.3 学术交流为什么需要预印本?
学术交流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作者需要将研究成果发布发表接受学界的评判,读者也需要在学术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与创新。传统的学术交流依赖图书馆、学术会议、学术期刊和社交网络,但由于时滞或可靠性等问题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以arXiv和ChinaXiv为代表的预印本平台推出后,以其方便快捷而广受青睐,成为一种新型学术交流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学术交流模式的不足,甚至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科研人员发布成果和获取信息的首选。预印本在学术交流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4 作者为什么需要预印本?
科研成果需要交流,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广泛共享、社会评价和学术创新。相对于学术会议,对作者而言,预印本具有交流速度快、受到限制小、没有版面费(或APC)等优点,有利于获得网络首发权,确立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作者投稿的新选择。根据预印本政策,作者向预印本平台提交论文和向学术期刊投稿并不冲突,相互之间不构成重复发表。
1.5 科研用户为什么需要预印本?
科研人员具有承担科学研究和成果发表的双重职责,具有科研用户和作者的双重角色。获取最新研究进展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就信息源而言,除传统的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标准等等之外,近年来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兴起,使科研用户的预印本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才会助力科研,也才会助力成果(论文)发表。
1.6 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的不同
预印本与传统的学术交流模式——期刊之间形成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生互利和协同发展的良性关系。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之间具体有以下3个方面的不同:
①发表速度。作者的文章经过预印本平台的初步评议之后,便可以在预印本平台上得到快速发布,避免了过长的同行评议时滞,且经过不断修改的正式版本依然可以在期刊上发表,期刊与预印本两种学术交流系统通过构建完整的版本链实现了协同建设与发展。
②同行评议。预印本平台上发表的学术成果未经过如期刊出版流程中的严格同行评议,只要作者提交至预印本平台的文章不存在较大的政治问题或学术问题,只要作者的文章具有一定的学术亮点,具有学术交流的价值,便可以在预印本平台上得到发布。虽然,预印本平台上文章的质量对比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期刊文章较低,但在预印本平台发布后,文章可接受开放的同行评议,是一种“后评价”的新型评价模式。这种新的探索可以鼓励读者参与到文章发表的过程之中,读者有可能成为作者,从而促进新一轮的学术交流过程发生。
③公益性质。预印本平台是完全公益的事业,区别于大多数期刊的运营模式,预印本平台无需作者支付文章处理费、版面费等,读者也无须任何的费用便可以获取和利用,是一种钻石开放获取的新模式,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者将研究成果发布至预印本平台上,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文章的首发权,更好地满足自身对论文传播的需求,显著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还能极大地帮助读者免费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更好地融入学术社区,促进自身的学习和研究,有助于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应用,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变革。
1.7 ChinaXiv的影响力
国际上,ChinaXiv已被两大重要开放存取仓储ROAR和OpenDOAR,以及ASAPbio、COAR等重要国际组织发布的全球预印本导航收录,成为预印本学术交流的典型代表。Nature(《自然》)将ChinaXiv与“Open Science”话题并列,认为ChinaXiv是中国开放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志性事件。在国内,ChinaXiv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专项数字化平台关键组件,同时也是科技部国家预印本平台联盟首批单位之一。2022年8月,ChinaXiv集成进入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网。
1.8 ChinaXiv的合作情况
ChinaXiv致力于构建国家级的预印本交流基础设施,积极联合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院系、基金组织、学会协会、科技期刊等科研机构,面向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科研论文手稿的开放存档和学术交流服务,促进各科研团队初步研究成果的及时报告、交流共享、相互借鉴,目标从整体上提高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效率和水平。ChinaXiv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学会协会、科技期刊合作共建12家领域预印本平台,得到国内外近200家合作期刊支持。
欢迎科研机构、学会协会、科技期刊与ChinaXiv合作,共建特定领域的预印本学术交流体系!联系方式:eprint@mail.las.ac.cn。
2 如何注册
2.1 机构邮箱(ac.cn与edu.cn结尾)如何注册
2.1.1 中科院邮箱(ac.cn)如何注册?
中科院用户不需要注册,就可用中科院邮箱,密码登录ChinaXiv平台,可直接进行论文提交,无需用户认证。
2.1.2 非中科院邮箱(edu.cn)如何注册?
点击主页右上方“注册”按钮,跳转到中国科技云通行证注册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并注册成功后,根据提示完成账号验证,就可用此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chinaXiv平台,若想提交论文,则要等待系统管理员通过身份认证之后方可操作。
2.2 个人邮箱如何注册及获得身份认证?
点击主页右上方“注册”按钮,跳转到中国科技云通行证注册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并注册成功后,根据提示完成账号验证,就可用此注册账号和密码登录chinaXiv平台,若想提交论文,则需要后台系统管理员通过用户认证之后,方可进行“提交论文”相关操作。
2.3 如何获得个人的OCRID?
如果用户没有自己的ORCID,请先到iauthor.las.ac.cn上注册申请ORCID号,如果已经有的,则在“个人中心”页面的“我的个人信息”选项里确保填写邮箱,点击“查询ORCID”按钮即可。
2.4 如何进行手机认证?
根据“当前位置”处的提示信息进入“个人中心”页面,选择“我的个人信息”选项,在右方根据提示完成手机认证。
2.5 如何进行个人信息变更?
个人基本信息变更请到“个人中心”中的“我的个人信息”进行修改。如果需要修改注册邮箱,请和管理员联系,将您变更前后的邮箱发送到eprint@mail.las.ac.cn中;如果需要修改绑定手机号,只需要在“我的个人信息”中输入您的新手机号,并将短信验证码输入验证即可。
3 如何使用ChinaXiv平台
3.1 ChinaXiv平台提供哪些开放许可协议?
ChinaXiv用户须遵循
《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许可信息声明》。
3.2 论文模板及规范要求?
论文提交者及论文评论者须遵循ChinaXiv的
《论文模板及规范》。
3.3 上传论文支持哪些文件格式?
格式1:Adobe PDF格式
格式2:Office Word 2003格式
格式3:WPS Office格式
格式4:Latex格式(支持tex、dvi和ps格式,建议采用dvi和ps格式提交)。
3.4 平台提供哪些提交方式?
单篇在线提交:注册用户登录后可根据系统提示、按步骤进行单篇论文提交。
批量在线提交:需要批量提交论文的用户需将论文保存为PDF格式,并将论文、许可协议、身份识别材料发送至chinaXiv工作人员邮箱(eprint@mail.las.ac.cn)即可,论文一旦提交,平台会自动给用户发送邮件通知。
3.5 提交完论文后如何获得ChinaXivID?
论文提交一旦提交成功,ChinaXiv会自动为其分配临时的ID号,论文通过审核后方可获得正式的ChinaXivID。
3.6 如何引用中国科学院预发布平台的论文?
引用ChinaXiv论文时,可以直接引用ChinaXivID号,推荐引用格式示例:庄福振,何清.迁移学习研究进展.[ChinaXiv:201605.00569]。
3.7 如何更新论文?
在“个人中心”中“我的论文”找到需要更新的论文,点击“更新”图标进行论文版本更新。同时,可以直接进行论文信息修改等相关操作。
3.8 如何和正式发表论文做关联?
在“个人中心”中“我的论文”找到需要关联的论文,点击“关联论文”图标进行论文关联。
3.9 如何撤销提交的论文?
如果您的论文正在审核中,您可以直接在“个人中心”的“我的提交”中删除论文;如果您的论文已经审核发布,需要和管理员联系才能够撤销。
4 其他问题
4.1 论文无法上传?
首先,确认文件格式是否在规定的论文格式里;其次,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网络环境是否良好,可能导致网络响应比较慢;再次,换用其他浏览器上传论文,防止某些浏览器拒绝请求操作;最后,以上检查操作之后,仍然无法上传,请于我们联系,将详细情况发送到邮箱eprint@mail.las.ac.cn,以便于我们及时处理你的问题。
4.2 论文审核被拒绝如何处理?
检查论文,确保论文不存在下列问题:格式不规范;重复性论文;剽窃性论文;非研究性论文。之后再次提交,等待审核。
4.3 如何反馈意见?
用户可以通过邮件形式将用户的对于平台,功能完善,操作可行性,使用方便性等各方面的问题反馈给我们。联系邮箱:eprint@mail.l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