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rier Demodulation of the Continuously Rotating Waveplate Modulation and the Error Analysis
摘要 : 本文给出了在连续式旋转波片调制模式下的傅里叶分析的推导过程和解调公式,并利用理论偏振轮廓对公式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分别采用了傅里叶分析和解调矩阵两种解调方法定量模拟了在连续式调制模式下波片的初始方位角误差、旋转定位误差以及探测器曝光过程中时间差占比三个因素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简单的傅里叶分析不再适用于连续式调制的结果解调。文中给出的新傅里叶分析方法与解调矩阵方法在进行误差分析时,可以得到基本一致的结果。(2)考虑初始方位角误差引起的影响,我们发现对于线偏振信号来说,采用傅里叶分析和解调矩阵可得到非常一致的结果,而对于圆偏振来说,基于解调矩阵的方法得到的结果误差相对较小。但是两种解调方法都反映出初始方位角误差对圆偏振和线偏振产生的影响是一致,且相对误差的大小与偏振信号本身的强弱有关。初始方位角的误差要求在十几角秒量级才能满足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0-3量级以下。(3)考虑旋转定位误差引起的影响时,我们发现采用傅里叶分析和解调矩阵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两者同时都显示出旋转定位误差对线偏振信号造成的影响更为明显,且相对误差的大小也与信号的强弱有关。当波片的重复定位精度在10''左右时,对10-2量级的弱偏振信号来说,测量误差也能在10-3的量级左右。从这一点上,我们发现连续式调制模式对波片旋转的定位精度要求要明显高于步进式调制模式。(4)两种解调方法的结果均显示,在连续式调制模式下,波片的调制周期与探测器曝光时长的时间差(∆)会造成线偏振信号之间的串扰,即时间差占比(∆/T)对线偏振信号造成的影响比对圆偏振信号的影响更为明显。当∆/T小于1%时,线偏振信号相对误差达到10-3量级。
[V1] | 2023-03-13 11:09:11 | ChinaXiv:202303.00096V1 | 下载全文 |
1. 内日冕的绿线强度分布研究 2023-05-16 |
2. 基于卡尔曼滤波强干扰和瞬间遮挡目标跟踪方法 2023-03-13 |
3. 一种利用非福斯特匹配电路改进月面低频薄膜天线的设计方案 2023-03-13 |
4. Xception-AS:一种基于Xception算法结构的天体目标自动分类算法 2023-03-13 |
5. 基于Python的自动测光程序设计与实现 2023-01-18 |
6. 基于容器的脉冲星数据处理软件部署与测试 2023-01-18 |
7. 平谱射电类星体 3C 454.3 中长周期有效谱指数特性研究 2023-01-17 |
8. 倒“V”型栅板偶极子天线设计 2023-01-17 |
9. 氢原子钟的数字温控设计 2023-01-17 |
10. PRESTO单脉冲搜索的算法优化及其并行化 2023-01-17 |